印度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之一,其開放的投資政策與龐大的消費潛力持續吸引著國際企業。然而,印度復雜的法律框架與多元的商業環境要求外國投資者必須精準選擇公司類型。本文將系統解析外國企業注冊印度公司的核心類型及其適用場景,為跨境投資提供決策依據。

印度公司類型
1、私人有限公司(Private Limited Company):外資全資子公司的首選
適用場景:尋求獨立運營、長期深耕印度市場的科技企業、制造業企業及家族式跨國集團。
核心優勢:
責任有限:股東僅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降低經營風險。例如,某中國新能源企業在印度設立全資子公司,通過100萬盧比注冊資本隔離母公司風險。
股權控制靈活:可限制股份轉讓,確保戰略穩定性。某中印合資制造業企業約定,外資股東退出需經董事會全體成員同意,防止技術外泄。
政策支持:2025年《公司法》修訂后,私人有限公司取消法定最低注冊資本限制,但實務中建議設定10萬盧比起(如初創科技公司),以匹配業務規模與政府規費。
合規要點:
外資審批:需通過印度外資促進委員會(FIPB)審核,涉及敏感行業(如國防、電信)需額外許可。
董事結構:至少1名董事為印度居民(過去182天在印居住),可通過專業機構提供“名義董事”服務。
資金注入:注冊資本需在公司成立后90天內實繳,且資金來源需經銀行渠道合規匯入。
2、有限責任合伙企業(LLP):專業服務領域的輕資產選擇
適用場景:會計、法律、咨詢等輕資產服務行業,或需靈活分配利潤的跨國項目團隊。
核心優勢:
稅務優化:LLP按合伙企業征稅,避免雙重征稅(公司層面+股東層面)。
管理靈活:成員可通過協議自主約定利潤分配、決策機制,無需遵循《公司法》剛性條款。
外資準入:在自動許可政策下,100%外商獨資LLP可涉足非敏感行業(如IT服務、教育)。
合規要點:
注冊門檻:需至少2名合伙人(無國籍限制),但需指定1名“指定合伙人”負責合規事務。
審計要求:年營業額超4000萬盧比或出資額超2500萬盧比的LLP需強制審計。
行業限制:不得從事銀行業、保險業等受監管行業。
3、分公司(Branch Office):短期項目或市場試水的過渡方案
適用場景:跨國企業承接印度政府工程、基礎設施項目,或需以母公司品牌開展短期業務。
核心優勢:
操作簡便:無需注冊新法人實體,直接沿用母公司資質與信用。
資金靈活:項目資金由母公司直接撥付,避免資本金凍結風險。
合規要點:
審批嚴格:需印度儲備銀行(RBI)批準,且業務范圍限于母公司核心業務(如制造企業分公司不得從事零售)。
稅務負擔:按外國企業常設機構征稅,稅率高達40%(印度本地企業為25%-30%)。
退出限制:業務終止需經RBI審核,且資產處置需優先償還印度境內債務。
4、項目辦公室(Project Office):工程承包的專項工具
適用場景:獲得印度政府合同的外國企業,需在印執行特定項目(如電站建設、礦產開采)。
核心優勢:
快速落地:無需RBI預審批,僅需提交項目合同與資金來源證明。
資金閉環:項目資金由母公司直接匯入,專款專用,避免資金挪用風險。
合規要點:
業務限制:僅能從事與項目直接相關的活動(如設備采購、施工管理),不得拓展其他業務。
人員配置:需至少1名印度居民擔任項目負責人,負責與當地監管機構溝通。
關閉程序:項目結束后需在30天內向RBI提交終止報告,并處置剩余資產。
實務操作建議
1、行業匹配優先:
若從事制造業或零售業,優先選擇私人有限公司;若為專業服務機構,LLP更具成本優勢。
2、長期戰略導向:
計劃長期深耕印度市場者,應選擇私人有限公司以建立獨立品牌與資產;短期項目則適用分公司或項目辦公室。
3、合規前置規劃:
外資審批、稅務登記、銀行開戶等環節需提前3-6個月準備,避免因材料缺失導致注冊延誤。
4、本地資源整合:
委托印度本土律所、會計師事務所協助處理文件公證、雙認證及政府溝通,可縮短注冊周期30%以上。
卓信企業提供國內外公司注冊、銀行開戶、年審報稅、代理記賬、商標注冊、ODI境外投資備案等代理代辦服務,如果您有這方面業務辦理需求,歡迎隨時咨詢我司在線客服!
